枣木枣根在陕北高原是寻常百姓家里生火取暖的柴禾。如今却经常有人到乡下收购当地群众眼中一文不值的枣木疙瘩,一斤5毛钱。这个收购枣木疙瘩的“傻子”叫杨彦飞,今年39岁,陕西省佳县人。杨彦飞幼年在农村长大,1996年他远赴浙江跟随师傅学习根雕技艺,6年后出师。出师后,他又用6年时间,将这些烧火的枣木疙瘩变成了“金疙瘩”,如今他在榆林市买了一个独院,一套楼房,总计面积288平米。
杨彦飞的父亲是个老木匠,从小他就爱帮父亲干活,推刨、拉锯。后来因为家里太过贫困,他就去南方寻找机会。一次看到公交车上的雕花家具宣传图,就萌生了学习木雕的想法。在浙江他跟着师傅学习了6年手艺。前两年,师傅只让他练刀工、打画笔、修光。在每日繁重而枯燥的工作环境里,他不知用坏了多少把刻刀,手不知磨破了多少次。但对贫穷的恐惧,对雕花的着迷,让他坚持了6年,直至出师。
出师后,身无分文的杨彦飞回到老家一边打工,一边雕刻。2005年,打工三年的他,手头有了一些积蓄后,就在陕西榆林租了一间房,开始专职雕刻 。杨彦飞雕刻的艺术作品纹理美观、造型逼真、人物传神,深受市场欢迎。第一年,他就赚钱在当地买了一套180平米的独院,2011年又买了一套108平米的楼房。杨彦飞说:“很多人只看到我买房买车,却不知道为了一个好的木雕艺术作品,我经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不吃饭是常事。”
一斤五毛钱的枣木疙瘩,在他手里变成几千、几万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杨彦飞告诉作者,雕刻枣木艺术作品,主要分四个步骤:构图、选材、雕刻和上漆(上油)。构图是第一位的,为了一个好的造型,可能坐下来思考数十个小时,甚至是一个月。
构图成熟后,杨彦飞就会来到堆放枣木根的院子,一根根挑选树根造型。为了一个好的“大样”,可能要翻动数百根木头,耗费5、6小时。这些都是体力活,即使现在有钱了,他也不假手于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树根的造型,直接影响最终的成果,不能有丝毫马虎!”杨彦飞说。
构图、选材完成后,剩下的就是雕刻了。枣木木质坚硬,雕刻费时费力,经常没雕几下,刀刃就出现缺口。有时候想雕出细节,但一敲打就断,导致前功尽弃。
杨彦飞2005年购买的2层独院,面积180平米,现在价值近百万。杨彦飞觉得,能将老家人烧火用的枣木枣根变废为宝,卖个好价钱,算是自己对家乡的一点贡献吧。他觉得今后,自己一定要继续创作更多好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到陕北枣木雕刻,带动家乡父老共同富裕。
枣木枣根在陕北高原是寻常百姓家里生火取暖的柴禾。如今却经常有人到乡下收购当地群众眼中一文不值的枣木疙瘩,一斤5毛钱。这个收购枣木疙瘩的“傻子”叫杨彦飞,今年39岁,陕西省佳县人。杨彦飞幼年在农村长大,1996年他远赴浙江跟随师傅学习根雕技艺,6年后出师。出师后,他又用6年时间,将这些烧火的枣木疙瘩变成了“金疙瘩”,如今他在榆林市买了一个独院,一套楼房,总计面积288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