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
昌平各单位
热情不退
动力不减
把“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
推上新台阶
沙河镇
营造舆论氛围 助力疏解整治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沙河镇重拳出击打击违建,同时措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专项行动宣传,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以拆迁拆违“标杆”榜样为宣传抓手,传播正能量。将“强党性,敢担当,出实效”落实到“疏解整治促提升”实际工作中,以宣传先进基层党支部的成功经验为影响力,带动全镇拆迁拆违加快推进。
截至目前,已悬挂各专项行动宣传条幅50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960张,登发“疏解整治”相关工作信息200余条,编辑“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简报9期。并将小沙河村拆迁拆违行动在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昌平报》、《昌平先锋》平台等市、区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确保沙河镇“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再取新成果。
东小口镇
重拳打击学校附近食品黑作坊
日前,东小口镇组织镇经济发展科、东小口食药监所等,对东小口中心小学对面一处无照经营小超市的不合格食品进行了全部查抄。检查发现,该超市存在商品进货渠道无据可查、食品来源不清以及销售过期食品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即对该超市销售的过期食品、无正规进货渠道食品全部进行了查抄,并暂扣冰柜一台。
对于学校周边小超市的整治,东小口食药监所还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于不能出示相关资质的低价食品,一经发现一律进行下架处理,并依法对未取得相应经营资质的行为及其他各类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东小口食药监所还于近日先后捣毁三处食品“黑作坊”。先后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凉皮加工点、馒头黑作坊以及为工地供餐的食品加工作坊,暂扣加工工具130余件、原料800斤、成品100斤左右、供餐盒2箱,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把好了入口关。
市政环卫联合11镇
集中清理5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阳坊镇施家桥渣土坑整改前后对比
近日,区市政市容委环卫中心联合我区11个镇,对全区挂账的5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36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经全部整治完毕。
今年1月下旬,市政府先后下发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意见》及《2017年工作计划》。区委、区政府在全市下达8项专项行动任务的基础上,主动调整新增了2项专项行动。“环境卫生治理”就是新增的专项行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全面整治52处非正规垃圾渣土堆放点,并继续对各类环境卫生脏乱点实行动态挂账整治。
自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各单位加大整治力度,加快整治步伐。截至目前,十三陵、阳坊、马池口、崔村、南口5个镇(街)的36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经全部整治完毕。
下一步争取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尚未完成整治的,做好平整、苫盖等工作,防止扬尘、垃圾散落等情况发生;对于已经整治完毕的堆放点,将聘请第三方评审公司,进行不定期评审,如有不合格情况,区市政市容委将督促各镇(街)及时进行清理。
北七家镇
清退工业大院 村庄升级换新貌
在北七家镇白庙村东北部,伴随着轰鸣的声响,拆除作业车推倒了一面围墙,而围墙之内,就是作为全区首批清退“试点”的白庙村工业大院,总面积264亩。
今年4月初,白庙村被列入首批“试点”名单,在全区率先启动工业大院的清退工作。
白庙村工业大院共有13家企业,占地264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签约9家,其中5家已实施拆除,拆除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剩余的签约户正在自行腾退,大规模的清退拆除工作将于近期展开。
伴随着清退整治,村庄也将迎来升级换貌。下一步,规划、国土等职能部门将对白庙村工业大院清退后的土地使用进行专题研究,让村民们充分享受整治清退的成果。
来源:昌平先锋“镇街之窗”栏目
昌平报记者 赵倩玉 赵环环
阳坊镇 刘彤
在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