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宿迁“263”专项行动 是任务更是责任

【西楚网综合报道】2016年12月28日,宿迁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整治行动,按照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集中投入,多方面齐抓共管,各条线协同作战的工作理念,全面打响263攻坚战。那么近半年来,整治效果如何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宿迁“263”专项行动 是任务更是责任

当记者来到洋河镇西门村的大围河时,一个臭味扑鼻、蚊虫乱飞的臭水沟出现在了眼前。

据现场调查得知,这条大围河以前是一条清水河,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沿河周围的企业、饭店、医院、居民区都将这条河当成了排污河,各类污水汇集于此,形成了大面积污染。在洋河镇中大街西侧不到五十米的一段区域内,记者就发现了11个排污口,其中9个有非常明显的近期排污痕迹。

宿迁“263”专项行动 是任务更是责任

清水河变成了排污河,村民们就没有向相关部门反应过此事吗?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洋河镇西门村党支部书记方光明。据他介绍,由于大围河附近居民区的地下管网配套不到位,而且附近新建医院、居住小区、饭店时,也未新增配套管网,这才导致了污水直排入河。

宿迁“263”专项行动 是任务更是责任

洋河新区洋河镇西门村党支部书记方光明说道:“我们到现在就是在清理,我们村里只能起到清理作用,保持整洁点。”

无法截流污水,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然而记者在大围河看到的情况却是,许多区域的污水明显长期没有清理。面对记者质疑,方光明表示,村里已经和镇里沟通,准备铺设污水管网。

宿迁“263”专项行动 是任务更是责任

环境治理,思想重视、行动迅速是关键,与洋河镇大围河治理进度缓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泗阳县南刘集乡对于畜禽污染治理的快速。当记者来到位于南刘集的加华种猪有限公司时,一系列配套生猪养殖粪便、尿液处理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处理后的生猪排泄物变成了有机肥和清水。

变废为宝,在加华公司所有的生猪排泄物实现了零排放,虽然公司目前存栏生猪超过了四万头,但现场环境却十分整洁。即便如此,南刘集乡对于像加华公司这样的养殖大户,仍然保持监管不放松。

宿迁“263”专项行动 是任务更是责任

自“26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宿迁全面动员部署,凝心聚力抓落实。截至四月底已关闭禁养区养殖场694家,限养区养殖场整治提升1717家。整治小锅炉1334台,积极稳妥推进减化工作,摸底排查污染较重、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企业47家,13家化工企业实现永久性停产,化工园区环保基础设施改造步伐加快。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持续发力,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实现全市2座湖泊、7条流域性河道、16条区域性河道、39条骨干排涝河道、39座小水库以及2045条县乡河道河长制全覆盖。马陵河等一批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相继开工,进展有序。

两减六治三提升,有人清闲有人忙!面对这一涉及民计民生、宿迁绿色发展的专项行动,有些地方总是等到曝光才行动,面对群众的举报、恶劣的环境始终无动于衷,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困难大于责任的思想,究竟何时才能根治?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为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既是任务更是责任!

内容简介

【西楚网综合报道】2016年12月28日,宿迁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整治行动,按照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集中投入,多方面齐抓共管,各条线协同作战的工作理念,全面打响263攻坚战。那么近半年来,整治效果如何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浏览: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