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爷爷的去世,带走了各种偏方,也带走了一个村庄的灵魂

爷爷的去世,带走了各种偏方,也带走了一个村庄的灵魂

爷爷抱着我的照片,拍摄于1996年春天,爷爷去世的前三年

1

我的爷爷一生做事慢条斯理,为人中庸平和,是全村人的道德楷模。

在村里重大节日或婚丧嫁娶的时候,爷爷总是被迎为座上宾,主家有很多事都会跟他商量。

听父亲说,爷爷还年轻一些的时候,在红白大事上一呼百应,后生们紧紧跟从。但我记事时,爷爷已经七十多岁,没有能力再安排什么。但大家还是愿意请他去,仿佛能请到他是一种荣耀。

另外,爷爷还需要调解村里的人际关系。邻里纷争、婆媳不和,兄弟反目,这在农村都时有发生。每当这时候,都会有人找到爷爷。爷爷会立马赶到场,对双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般都能让事情有一个圆满的结局。2

在我幼小的眼睛里,爷爷总是带着一层神秘感,他会给小孩叫魂,会用各种奇奇怪怪的偏方给人治病,会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程序,消除女人乳房被挤压之后的疼痛。

爷爷的这些本事在方圆几公里之内的村子里闻名,隔几天就会有人来找他。爷爷不烦不燥,都是耐心帮助,分文不取。

爷爷生前曾经跟我和堂哥说过,要把这些本事教给我们。我觉得这都是封建迷信,不想去学。堂哥更是直接开口问:“能赚多少钱?”把爷爷气得够呛。

最终这些本事也没能传下来。偏方我只记得一个,是治老鼠疮(淋巴结核)的。那种消除乳房疼痛的仪式我也偷偷地看过,但是爷爷念的咒语我就不知道什么内容了。3

但我的爷爷始终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我是爷爷最小的孙子,也享受到了他最多的溺爱,他带着我一起看葡萄园、种扁豆、拾牛粪。给我讲过很多千奇百怪的传说。

分家后,爷爷一直跟着我的父母一起生活。家中的事基本都是父母做主,爷爷很少参与意见。甚至在父亲跟他商量要拔了葡萄园改种粮食的时候,他也点头同意了,那片葡萄园他可是种了十年。

爷爷平时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照看着我和姐姐,做做饭,没事晒晒太阳,却也有滋有味。

他跟大多数老人一样非常地节俭,炒过菜的勺要用馒头擦一遍,饭菜掉地下了也要捡起来擦干净。有次我去村前的公路上理发,回来后买了两只雪糕,我跟爷爷一人一只。当他知道理发花了一块钱,雪糕一只五毛的时候,很心疼地说:“今天你自己就花了两块钱呢”4

爷爷在1999年农历四月份去世,享年80岁。

我家里没有那么多人来了,跟普通的农村家庭没了什么两样。

村里比爷爷年龄稍小一些的老人们,现在大多与儿子分开过日子,每年由儿子供给一定的钱粮。

婚丧嫁娶变得比原来简单得多,新的礼仪逐渐取代了旧的,年轻人嘻嘻哈哈地就把事办过去了,老人们不再占据重要地位。

村里出现了矛盾时再也没有人来主持公道,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想惹火上身。邻里纷争往往会闹上法庭,婆媳不和最终也导致离婚。

没有了爷爷和他那一代的老人,整个村庄失去了永远找不回的东西。

内容简介

爷爷的去世,带走了各种偏方,也带走了一个村庄的灵魂

浏览: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