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双百三同”952记者下基层——一双女人的手撑起一个家

本台记者:邱婧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见到了46岁的郑发文,一米五几的个头,走起路来不太平稳。郑发文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和一位比自己小三岁的妻子,提起自己的妻子,郑发文内心是愧疚的。

“双百三同”952记者下基层——一双女人的手撑起一个家

2013年郑发文从外地打工回家后就承包了30亩土地种植烤烟,与此同时郑发文的新房也开始动工。就在大家都夸赞郑发文能干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一次拖器械的过程中,郑发文突发脑出血,至此以后郑发文左半边身子就再也无法用力,连下蹲都成困难。突来的噩耗给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郑发文的妻子宋正菊没有因此而气馁,独自承担了丈夫承包的30亩地的种植工作,一个人做不完的时候就雇“外援”。

“双百三同”952记者下基层——一双女人的手撑起一个家

4年来,宋正菊的一双手不再纤细而是布满了裂痕,但是一家人的生活却得到了保障。艰难的同时,懂事的大儿子郑杭令宋正菊感到欣慰。只要郑杭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母亲干农活,即使第二天要上学,晚上也会坚持帮母亲一起连夜烘烤烤烟。

即使辛苦,在宋正菊眼中,一家人的生活比从前好了许多。自家种植的粮食蔬菜基本够吃,政府每月还有救济补助,只等今年烤烟卖钱了就能还一部分之前的欠债。再辛苦个两三年,等儿子成年之后,负担也就卸下了,两夫妻对生活充满盼望。

“双百三同”952记者下基层——一双女人的手撑起一个家

果水村村主任赵成前对这一家人称赞不已,不仅连连对坚强的宋正菊竖起大拇指,还对郑发文的品格予以肯定,赵成前说,“在他生病之前我们曾经给他评过一次贫困户,但是他拒绝接受政府的帮助,他让我们把他的那一份补助分给老人和更需要的人”。

命运的捉弄总是让人无奈,但是困难往往更能让一家人凝聚在一起,发挥各自最大的潜能。只要努力,美好未来就在前方。

内容简介

本台记者:邱婧

浏览: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