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登山证、救护证、户外指导员等资格证书,具备良好的体能、丰富的徒步经验以及专业的户外风险管理能力——
徒步领队:挡住驴友遇险的脚步
在青岛奥林匹克体育公园,范国庆在培训徒步领队建立保护站,训练绳索下降技术。中工网记者 黄康 摄
“现在去户外徒步的人很多,但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很少,团队组织也不够规范。”专业徒步领队范国庆对记者说。
上月,“多名驴友穿越秦岭鳌太线被困”的新闻刷爆社交网络。而此前,频发的驴友遇险事故也屡见报端。在专业徒步领队冯雪看来,很多户外“野游”悲剧的发生都是因为驴友团队的不专业导致的。
拥有登山证、救护证、户外指导员等资格证书,具备较好的体能、丰富的徒步经验以及专业的户外风险管理能力,像范国庆和冯雪这样的专业徒步领队人数正在不断增长,他们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挡住驴友遇险的脚步。
成为“头狼”的必备技能
从事户外徒步活动近20年,青岛巅峰探游俱乐部创始人、专业徒步领队范国庆告诉记者,登山证和救护证是专业领队的基本配置。据他估算,目前全国拥有登山资质的专业领队约有9000人,青岛的专业持证领队在30人左右。相比户外徒步旅行的迅猛发展,专业化组织培训和徒步领队的人才建设都相对迟滞。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在读的冯雪曾是一名动姐,30岁不到的她已是一位有着7年徒步穿越经验的专业领队。
“我们那期报名有60人,通过的不到40人。”去年,冯雪参加了由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的户外指导员考核,包括笔试和实测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户外知识和急救常识,实战测试才是难度所在。
“当时的坐标点位于崂山山顶,虽然崂山海拔只有1100多米,但是爬升高度有4000多米。而且崂山非常大,假设每周以不同的线路穿越,全部走完一遍大概要1年时间,很容易迷路。” 冯雪向记者回忆起在崂山参加实测考核的情景,一张地图、一个指北针,背上帐篷、饮用水等物品,她负重从流清河走到了崂山顶,“走完全程肩膀都淤青了”。
在范国庆看来,领队就是徒步团队的“头狼”:头脑要清楚,反应要敏捷,其次经验很重要,第三是专业性,需要具备户外风险管理能力,能应对突发状况。“看到天空出现乌云,河水变浑浊,领队要迅速判断,安营扎寨还是继续前行。”
工作在出发前就已开始
事实上,领队的工作在出发前就已经开始。
每次出行前,领队都要根据线路筛选队员。范国庆用即将出发的徒步线路举例,“队员要有至少3天的露营负重经验,睡袋温标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上,无重大疾病史。团队人数十几人左右,以1∶6的比例配领队,当地向导也必不可少。”
范国庆的俱乐部一年会组织五六十次徒步活动,每次出发前领队都会先行“踩线”,做风险评估。此外,按照一些省份的旅游条例,组织开展穿越山岭等具有危险性的探险旅游活动,组织者需要提前将活动时间、路线、人员名单、保障措施等向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恰恰是有过几次经历、又高估了自己的‘倔驴’容易出事。”冯雪认为,抱着征服自然的心态徒步是不正确的。“保证不了安全就要第一时间撤退,这是对自然的尊重。”范国庆也表示,户外运动要量力而行、知难而退。
据范国庆介绍,户外徒步时,很多风险是无形的。失温、高反、坠落和迷路是徒步穿越的几大致死原因,而骨折、感冒等小问题也有可能带来运动机能停止和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体温失衡。
“走到走不动为止”的行者
“去年穿越浙江临安三尖线,晚上露营在一个小木屋,大通铺上挤了七八十人,都不敢起身上厕所,怕回来就找不到地方了,冷风嗖嗖往屋里灌。后来发现附近有一块空地,就在空地上扎起了帐篷,一觉醒来,听到帐篷外有动静,拉开帐篷竟然迎面看到一张马脸。原来这是马棚……”冯雪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她的奇遇。
“你有多少年没见过星空了?我经常见到,浩渺的银河很震撼。”徒步领队这个职业把冯雪的世界观都改变了。“看过大山大河后,心胸会宽广很多,以前不能理解的事都释然了。”
不过,收获也伴随艰辛。
“当领队基本睡不着。明天的早饭怎么办,线路怎么规划……这些都在脑子里转。”冯雪说,“只要队员不回到家,心就一直悬着”。
冯雪的家人对徒步领队这个行业了解不多,她也从不会讲述其中的风险,更不会告诉他们自己在外“遭了多少罪”。
此前,在一次徒步旅行中被两个淘气的小朋友“折磨”了一路后,冯雪曾决定再不当领队了。“两个10多岁的小朋友很调皮,走路脚底生风,我一路高度紧张,害怕他们滑下山崖。”
可是,户外徒步也会上瘾。每当回想起张北草原66号公路沿线壮美的景色,回忆起凌晨冲顶“华北屋脊”后看到的日出……冯雪又觉得一下子满血复活。
“做一个职业行者,走到走不动为止。”冯雪和范国庆对记者如是说。(中工网记者 黄康)
拥有登山证、救护证、户外指导员等资格证书,具备良好的体能、丰富的徒步经验以及专业的户外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