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一人错过车站,一车人从此告别人世

就算你想过一千种理由,大概也想不到重庆公交车坠江,竟会是这般的场景:女乘客因坐过站了和司机发生争执互殴所造成。

她错过了一站,十四个人因此错过了后半生。十五条人命,令人叹息,更令人震惊。

官方已经定性,乘客和驾驶员的互殴行为与危害后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两人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涉嫌犯罪。

人民日报微信读者@哦耶的一条评论,或许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其实那个刘某不是垃圾人,就是平时我们生活的普通人。

但是是那部分没有规矩意识的人,做事总是想着占便宜,投机取巧,插队,坐公交地铁逃票,对发生事故车辆遗撒货品进行哄抢,吃自助餐偷拿蒙骗那类的人。

这些都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罪过,但是平时缺少对这类人的认真处罚,导致他们对规则的不重视。

司机和全车人的生命安全挂钩,为何乘客抢夺方向盘的事件还会屡屡发生?没有彻底的反思,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救赎,不形成制度正义,类似悲剧难以保证不会再次发生。

客观讲,那位女乘客的确是漠视规则,男司机的处理方式,也明显太过冲动。

前者企图以暴力解决“坐过站”的问题,后者的还击,也显然没有考虑全车乘客的性命。

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当他们破坏规矩却不能因此占到便宜的时候,他们就会愤怒,就会朝周围人胡乱发泄情绪。

在坠车事件的原因真相大白之前,互联网上曾经掀起过几波谣言。

先有女司机“高跟逆行”版,后被证明是无辜受害者。后又人肉出司机“K歌账号”的,似是暗示疲劳驾驶,随后官方辟谣,恳请网友勿偏信盲从。

现黑匣子佐证,确是司乘纠纷。十数条人命毁在一次争吵纠纷中。

如今回顾一下事故各个阶段,发现有很多可以反思补救的地方,如果在车失控之前做到以下几点,悲剧并非不可避免。

一人错过车站,一车人从此告别人世

立法保护司机安全

先前在网络上,“公交司机”这一职业曾被网友们评论为“高危职业”。各地媒体也频频爆出公交车司机被打事件。

在类似事件中,司机被打的理由是各种各样,堵车、拒绝乘客提前下车、不找零,甚至有乘客表示等车“等烦了”。

在保护司机的行为上,有网友提议给公交司机驾驶室增加类似出租车上的防护栏,或者向地铁司机那样安装独立的驾驶舱(有些地方的公交正在这样做)。

有的公交公司设立“委屈奖”安慰被无故伤害还能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公交司机。

还有像北京等地方,公交车有安全员,在类似情况出现时可以保护司机,还可以在平时保护乘客的安全。

然而这些都是治本的表面动作,真正能触及根本的动作是提高殴打公交司机的违法成本。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不理智的打人乘客,才可能保障行车安全,才能防止一车乘客成为一个人不理智行为的牺牲品。

目前国内还未有一部专门法律来保护从业人员,使得一些抢夺方向盘和损害公交车驾驶员人身安全的案例,如果没有产生严重后果往往只是刑拘数日加上罚款就释放了,达不到威慑社会的作用。

相比较,美国新泽西州的公交车上,在司机座位背后树立的牌子上,标示着州法律对公交司机人身安全保护的规定:“根据新泽西州法律规定,如胆敢袭击司机,将以7000美元罚款并处以5年监禁”。

公交坠江事件之后,我们呼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保护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提高司机的职业能力

这次官方通报中非常正确地指出了司机的责任,司机没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车安全,严重违反公交驾驶入职规定。

我们无法对乘客进行筛选,在上车之前,每个人都是好乘客。这种突如其来的对公共交通的破坏,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风险。

女乘客殴打司机的时候,如果能有别的乘客站出来阻止或许也能起到作用,但我们也无法硬性要求乘客。

所以唯一有效的提升安全的办法,就是提高司机的反应职业能力。

在此种情况下的行车安全的“有效措施”,就是先把车安全停下,而不是选择打回去。从功利的角度,车停下来后,别的乘客会对肇事者施压,有利于改变她的心理状况。

司机接下来要做的是报警,因为乘客辱骂攻击司机的行为,已经危害到公共安全。

香港公交车有规定,乘客不能和司机交谈,如果你乘车时询问司机,他不会搭理你,别的乘客会厌弃甚至可能警告你,这就是文明。

其实,内地城市的公交车管理,也有类似的规定,我就在坐公交车时听到过“不许与司机闲聊”的广播。但是,现实中,和司机聊天的非常多,甚至看到熟人上车后和司机一直聊天。

在高速的大巴上,和司机聊天的也很常见。这就让司机违背了特殊的职业要求,也鼓励了更多向司机寻衅的人。

文明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是在坠江如此惨重的代价之后,我们的急迫只能暂时寄托于公交公司。

只有公交公司严格开展对司机的业务培训,明文规范司机的行为,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乘车文明。

一人错过车站,一车人从此告别人世

维护公共秩序 人人有责

4月20日,湖南一辆由衡阳驶往长沙的长途大巴上,一50岁男乘客因坐过站,与司机发生争执,出手抢夺方向盘,车辆随即发生剧烈摇晃。

司机反应迅速牢牢把控住方向盘,后方一乘客则一脚猛踹,将该男子制服。随后司机将车靠边停稳并报警。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人错过车站,一车人从此告别人世

在心有余悸地看着大巴车的剧烈晃动后,我只能发自内心地说一句:“这一脚踹得好!”

这一脚的本质不是鼓励以暴制暴,而是在一车人的在生命安全面前,挺身而出维护公共秩序的不被破坏。

有人说这一切只是因为乘客的不守规矩,但很难把根本原因简单地归结给这个乘客一个人。还有人说,如果司机再强势一点,如果其他乘客会出面制止,结局就不会这样。

是的,好像谁都有错,但是在生命面前,我们无法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来警示自己。

我们指责司乘不理智,其实指责的是安全意识的淡薄和对生命的漠然,正因为漠然,才会因为担心多跑几步路,而让十几个人错过下半辈子。

因为情绪失控而伤人害己的事情已经发生太多了。这次是公交车坠江,下一次呢?

的确,发泄情绪很正常,每个人都会。但发泄情绪不等于可以冲动行事,你可以一个人关起门来做任何事,却不该牵连到别人。

不要每次等到出事了、闯祸了,才知道控制情绪。

那些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规矩意识的行为,通常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但是在冲动这个魔鬼手中,往往会被酿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因为有时候,你根本就没有机会再去改正了。

在生命安全面前,一切冲动都应该无条件地冷静下来。

因为一位乘客的不守规矩,因为司机的反应不够职业,以及没有其他乘客的及时制止,这十数余生命没有了后悔和遗憾的机会。

生命转瞬即逝,所有人都无可奈何。十五条鲜活的生命转瞬消逝,教训极其惨痛。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警醒。

内容简介

就算你想过一千种理由,大概也想不到重庆公交车坠江,竟会是这般的场景:女乘客因坐过站了和司机发生争执互殴所造成。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