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消费者和电商:共赴一场紧张的“战斗”

消费者和电商:共赴一场紧张的“战斗”

在江门邮政,一辆辆车蓄势待发。张华炽 摄

消费者和电商:共赴一场紧张的“战斗”

电商办公室人员也忙个不停。林立竣 摄每年的“双11”都是一场紧张的“战斗”,既是消费者的疯狂“剁手”,也是商家通宵耕耘的辛劳。

消费者:忍不住“剁手”

10日晚上,许多人就坐在电脑面前或捧着手机,于各种购物网站浏览,在网页的跳转间寻找着心水货品,内心计算着怎么把优惠用到极限。

35岁的刘女士去年“双11”熬夜参与零点抢购,买了2000多元,今年说好不赶这个潮了,结果在朋友圈又见其发图,入手了17件货物,“开心就好”,她说。

“网络购物的初心是为了省钱,但发展成了要‘剁手’。”网友小仪表示。很多人有过“双11”狂买的经历,小仪也一样,她表示自己以前巴不得在“双11”把一整年需要用的东西都买了,后来发现这样浪费更大,因为很多买来的商品最后都很少用。

“双11”,这个日子从来也不是为了省钱,就是购物狂欢。据数据显示,2018年“双11”天猫的销售额达到2135亿,比去年的1682亿增长26.9%。在11日中午时分,广东消费总额最高的五个县(区)当中,开平市排名第四。

当然,面对“双11”的诱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表现得更加理性,有商家也坦言,之前消费者带有冲动消费,近年来理智不少。

“战斗”:三个时间段最热

“双11”的“战斗”往往是在凌晨零时零分打起,参加过“双11”购物的人都知道,凌晨是电商优惠力度最大的时候,更是各大商家必争的节点。

“11日零时一到,整个网络都会异样,我们后台也不例外,速度变慢。”我市一家销售化妆品的黄经理表示,他们电商团队包括美工、运营等人员都要加班到凌晨2点左右,主要是支援客服。通过近年来的经验分析,“双11”的成交波峰主要集中在3个时间段,分别是凌晨零—2时、早晚的8—10点。“我们在零点到1点之间做有一个“抢6000名加赠”的促销活动,你看,赠品已经抢完了。”

在新会陈皮村,冯健荣总监和他的团队很早就开始备战“双11”了。他们8月份开始已提前计划,10月29日经开始促销。“将时间延长,更多客户可以抢购。”对他们来说,“双11”既是挑战的一天,也是兴奋的一天。看着不断涌进来的订单,这是对他们辛勤备战工作的最大回报。在冯健荣看来,现在都是网络购物,很多是自动成交,“顶多只是简单回复一下就行。”

对于销售情况,许多经营方都表示他们的销售额和销售量都有一个不错的提升。“‘双11’一天的销量相当于平时一个月的量。”冯健荣表示。

电商:最担心仓库出问题

在冯健荣的库仓,记者看到堆满了的黄色纸皮箱,工作人员有的在整理快递箱子,有些在整理货品,有的则在打包,已经打包好的快递整齐地摆放在一边,将会从这里发往全国。冯健荣表示,他们电商的小团队是“既是客服,也是仓管,都得干。”

同样“都得干”的还有一家经营外海面的网店团队,张松和他的小伙伴本身只是负责网络销售这块,“平时我们都是接了单,让人家发货,但‘双11’不行,12号就要过来帮忙打包装。”张松表示,他们虽然接了几万元钱的生意,但一箱面也就是30元左右价钱,贴单都得要二三千张。记者看到,他们主打品种一款33元一箱的外海面,显示已有2800多箱的销量。

“突发的情况最大问题可能是仓库,打单机卡机,打不出单,没办法发货。”黄经理向记者表示,早两年他们已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可谓“比较遭心”。对于仓库的问题,已有经验的他们早早就开始将销售的和销售情况较好的货品进行了预先的打包,“剩下的只要按着单来装配进快递箱就行。”

(文/ 江门日报记者 林立竣)

内容简介

消费者和电商:共赴一场紧张的“战斗”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