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心市民于晶先生向市文保所捐赠清道光年间“天后宫”石质匾额一方。
10月19日上午,市文保所一行四人前往于晶先生家中,对于先生支持文保事业、无私捐赠文物的义举表示赞赏,并向他颁发了捐赠证书。
该匾额刻于清道光五年,据于晶先生介绍,他酷爱书法,十几年前在赣榆商人手中看到此石匾,因为该匾书法、雕工精美,便出资购回。据史料记载。赣榆青口镇历史上有“前宫、后宫”两座天后宫。说明明清两代青口的商业、航运业已相当发达。当时县境内沿海各种商船最多达四百余艘。道光之后,出现“吴、越、燕、齐之海舶皆麋集于青口”的现象。
前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几十年间不断扩建,到清顺治三年(1646),形成全盛时期的规模。为当地船户集资兴建。又叫“圣母娘娘庙”,当地老百姓俗称为“前宫”。三进院落,有戏楼、两厢、娘娘殿、三宫殿、寝宫等建筑,整体建筑颇具民族风格。后宫则位于青口北门内,始建于乾隆十六年,为安徽商人所建。
该匾额正文为楷书大字,采用阳刻技法,前后款为阴刻小字,边框采用高浮雕镂空的雕刻技法,图案非常精美,在我市尚存的历代碑刻中较为少见。
近日,热心市民于晶先生向市文保所捐赠清道光年间“天后宫”石质匾额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