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据统计,本届文博会自9日到13日期间,参观展会人数为27.2万人,项目招商签约金额达127.78亿元,国内外1200余家文产企业参展。
以“文化创造财富·创意提升价值”为主题的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历经数年精心打造,已成为展示我省旅游文化融合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新进展、新成效,提升云南文化产业影响力,突出创意、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发掘亮点和新成果,助推云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平台。
传承文化产品 创新参展模式
本届文博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精彩纷呈。7大场馆和3个分会场多项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云南文化产业的魅力。
普洱市主打“一片叶、一粒豆、一片林、一条道、一座碑”,并由这“五个一”交融汇成了“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主题。展会期间,普洱市组织了19家企业参展。绝版木刻、黑古陶、刺绣、竹编、木雕、服饰等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纷纷亮相,其中大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并有活态展示及现场互动。
大理州组织了9家科技创新力较强、文旅融合程度高的企业和园区参展,亮点纷呈。以剑川木雕艺术小镇整体项目推介为主,云南映象五朵金花、互联网产业集群——云南天上人间茶业、千宿文旅、李小白银器、董月畅黑陶、蓝续扎染等为辅,形成1+8的参展模式。
力推文旅融合 弘扬民族文化
结合本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厚重鲜明的历史文化,借文博会平台,许多州市馆推出了文旅融合旅游线路,将本地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丰富悠久的人文历史呈现给大众。
云南省旅游业协会首次设立文旅融合馆,共设六大展示区域,包括省州市文化旅游形象展示区,文化旅游品牌企业展示区,文化旅游园区,温泉旅游展示区,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区,乡村旅游展示区,旅游特色小镇及房车营地、景区、旅游地产展示区。力争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全省文化旅游项目提供展示、交流、招商引资及合作的平台。
文博会期间,昭通旅游发展委员会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展览区来展示昭通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红色旅游景点,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浩瀚的乌蒙山脉……优美的旅游景点与昭通的特色旅游特产相结合。金沙奇石、银制饰品、民族服装、木雕制品、紫砂石壶、地毯刺绣、马楠蜡染、竹编竹画等许多昭通特色文化产品同时汇聚在昭通馆,展示昭通“大山大水大峡谷大文化”的独特魅力,“金木土石布”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成果。
而作为旅游目的地丽江,丽江市旅游行业协会开展了集中推介。丽江市旅游行业协会带来了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玉水寨等20多家景点景区和酒店。
丰富的文创产品 彰显发展潜力
本次文博会共有来自省内16个州市200余家企业,携带独具特色和亮点的文化项目、文创产品和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品纷纷亮相,展示其文化产业优势与良好发展态势。丽江东巴纸、德宏珠宝、建水紫陶、楚雄刺绣、昭通手工毯、迪庆藏刀……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展示了特色文化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和无穷潜力。
昆明市着力突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主题,其中五华展厅以“文化科技、文化消费、文化研究”为主题,专门设立了“文化+科技”活动体验区,集中展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虚拟成像、人机互动、全息投影、720度拍摄等相关类别的创新产品。
“这个茶具是多少钱?”“这个都是自己设计制作做的?”在文山馆,砚山县窑上民间陶艺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台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一套套土陶制作的茶具摆放在桌子上,因种类丰富,样式精致,吸引了许多市民及合作商家。景洪博宫沙湾手工作坊有限公司负责人玉章凤带来了6种傣陶,小到茶杯,大到茶台,想通过文博会这个大平台展示傣族文化,让大家了解傣陶。
参展文博会的13家保山文化旅游企业带来了平绣、南红玛瑙、黄龙玉、琥珀、永子、皮影工艺品、竹编工艺品、古树茶衍生品等极具保山特色的文化精品。其中有着“永昌三宝”美誉的“永子”,以保山特有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传统手工点“丹”而成,在文博会上相当“吸睛”,很多市民出手购买。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范芳钰 陈慧君)
招商签约127.78亿元 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