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压力
2017年和朋友一起创业到创业失败再就业;这之中经历很多,有机会再单起一节讲讲创业中的1、2、3;但这次再就业遇到些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是84年生,算起来今年也步入35岁了,再就业的时候我本想凭自己的工作履历和能力应聘一个相对低一些的职位,想来应该手到擒来的。但事与愿违,同一家企业先后两个岗位的面试,一个总监岗,一个架构师岗,其中总监岗offer拿到但架构师岗位却没能拿到。反思其中的原因?
其实还是个人的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出了问题,长期担任管理岗,已经让自己变得不再擅长纯技术岗位;但真的是这样?不知道各位大龄青年在换工作时,或者自己发布招聘需求时会不会发现或设置一个年龄红线“35岁以内”;
这个年龄为何要这么设置,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一些企业对于高级管理岗位很少会通过外部发招聘来寻找合适的员工 ,一般是猎头、或者是内推等;
2、对于一些基础管理岗或者专业岗,通常你的领导如果比较年轻的话,也不太愿意招一些年纪比自己长的,社会气息浓的人;
3、年龄大的一些员工,一般都已经结婚,通常家庭,小孩的学业会占用员工一部分精力;
4、年龄的提升一般还意味者求职者薪资要求较高;
那么年龄大是否就意味者自己失去职场竞争力了呢?只能踏实做事,不能再左顾右盼?唯领导是从?
我的回答“是”,或者大部分情况是这样;但也不用太悲观,职场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讲究效益的地方,一个岗位如果是你做和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做,能否做出差别和格局来说,这很重要?如果你来做或者20岁的小伙做都一样,显然你在市场上来说是没有多少优势的。
那么大龄的同学怎么保持竞争力呢?
1、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做的更远,不管是专业岗还是技术岗,请务必在你的每一次工作中做出亮点,并且可以亮化(这是你的名声,也是市场需要的)
2、保持学习,我知道很多人在一个公司呆的久了,舒服了,以为可以躺在功劳薄上了;如果你打算在这家企业呆一辈子,我觉得可以;如果不是,还请保持学习和谦逊;
3、抓住空闲时间,给自己多拿个证。我记得我考GCT的时候,很多朋友嗤之以鼻,笑说那个有什么含金量;但在我们创业融资的时候,团队介绍会给我写上工程硕士。有的投资方会好奇一问,你们团队还有硕士生人才?
4、保持分享,让自己的脸露出来;分享过程中:一、可以与年轻人保持沟通,二、会让自己的知识不断被提炼,重塑,形成知识架构;
随着年龄的成长,我们可能不再适合冲锋,但我们可以选择当教员,培养新的战士;或者在历次的战斗中我们已经可以独挡一面,负责一片,去做个指战员,带领团队功城掠地,为公司创造新的效益;亦或是在历次的战斗中发现新大陆,从职场转向创业的战场,去开辟新的天地;不管怎样,年龄的增长,要做符合年龄的事情,才可以化解中年的焦虑与危机;
借用主席的一句名言:这个世界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但终将属于你们!
说一说中年的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