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见过一个在国外留学的博士居然回到了老家养牛的这种事情吗?我想很多人都是不信的,今天我就来讲讲这个人,他叫潘小波。在2006年的时候小波从大学里面毕业出来,然后回到了深圳找工作,当时是在中兴通讯公司里面上班。刚开始还只是在国内进行工作,不过在09年的时候,小波被公司分配到了一个外包项目的经理位子。然后就是经常的来回于很多国家进行工作,虽然说是经常跑来跑去,但是薪资方面是不错的,年薪达到了50多万。
说起让他想养牛的原因,那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次他因为工作需要来到了巴基斯坦,在这里他去一家餐厅里面去吃牛排,他吃到一块牛排之后非常的震惊,因为这里的牛肉的味道真的是非常的特别。并且价格还是非常便宜的,他当时吃的那块有750克,但是价格却只有50人民币左右。后来他得知他在巴基斯坦所吃的牛肉都是非常纯正的,在国内的餐厅里面迟到的很多都是被注水过的,所以味道相差是很大,在国内的牛肉都是差不多失去了那种肉味。
后来在2013年的时候,小波下定了决心要回家做肉牛的养殖产业。他说干就干,马上就回到了老家,刚开始他回去之后,村子里面的人都非常不解。有人说他是被公司给裁了,甚至还有人说小波是不是在外面犯了什么事情才逃了回来。不过他的家人对他当然还是了解的,他把自己想要在老家进行养殖肉牛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家人的态度肯定是非常反对的。毕竟小波现在的工作是非常好的,收入也是非常不错,回来干养殖不是太傻了吗。家里人都认为小波这只是一时的冲动。
但是小波现在不年轻了,对于创业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慎重的,他已经决定了就说明是真的要做了。虽然说放弃这么好的工作然后回到家乡去创业这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不过小波对于生态养殖的行情还是比较看好的。因为当时国内的食品安全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各种地沟油还有三聚氰胺什么的,人们吃东西都是非常不放心的。并且在之前工作的时候,小波的家人每次去看望他的时候,都会带着家里面的自己养的猪肉还有鸡蛋什么的。他认为这种纯生态的牛肉肯定受到大量的欢迎。
因为他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吃牛肉的,如果在家里面搞一个肉牛的养殖,自己家人能够吃到放心和纯正的牛肉。但是自己父母都是非常反对,并且村里面还有很多人对于他这样的做法都是非常不理解的。小波当时也顾不上他人的感受了,心里就是要搞养牛,并且付出了行动。他在波塘村这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因为对于养殖方面小波以前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这个领域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他为了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就经常奔波于各个县级的养殖场去学习经验,还想市级里面申请了一个青年创业的政策。就这样跑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真的是把小波累的够呛,体重都轻了17斤。
小波的养殖场建成了,他为了让这里的牛更加的健康,所以他从来不给自己的牛喂那些市场上面卖的饲料。而是选择一种纯生态的饲养,全部吃的都是秸秆。他特意来到了南宁地区专门收购这里的秸秆,还收了大量的玉米包。他回到了家里面就把这些收购来的秸秆和玉米包都放在一起进行绞碎,这样的一个饲养的方式是非常的健康的。小波给牛吃的可不仅仅是这些,还给这些牛为了蛋白粉,钙片什么的,简直比人吃的都好。后来小波特意算了一下这牛一天能吃掉多少东西,他说每头牛一天能够吃掉40多斤的食物。
小波对于养牛的细节把控的是非常的到位的,比如他每次进到养殖场之前都要给自己的鞋子进行消毒,就怕把一些外面的细菌给带到了里面,这样的话牛可能会生病。他每次进去之后,这些牛就像是看到了一个老朋友一样马上就来到了小波的身边,他看到自己的牛一天在长大,身体上的劳累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现在的小波真的是从一个博士变成了一个牛仔,他现在几乎每一天都是陪在这些牛的身边。
现在小波的养殖场里面已经有着很多种的肉牛,一共有50多头,但是他感觉现在还是太少了,他打算在后期要做到300只。小波想起当初有一次牛生病真的还是担心死了,当时牛应该是在应激反应时期,非常的不适应环境。当时的牛还都不怎么吃东西,小波看着自己的牛一天天的在变瘦,非常的担心。后来他去请了一些专门搞牧业的专家才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因为小波所养殖的肉牛都是纯天然的,在养殖过程当中没有一点抗生素之类的,所以肉质上面绝对是非常出色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肉牛才在桂林当地有着非常不错的名声,很多人都选择来他这里买牛肉。并且小波还通过养牛认识了很多这个行业里面的朋友,通过这些朋友还把自己的牛肉卖到了广东,还有福建地区。小波的牛肉是要比市场上的普通牛肉贵个几块钱的,但是需求量还是非常的大的,在2015年的时候他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40万,去掉成本赚了30万。
你们见过一个在国外留学的博士居然回到了老家养牛的这种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