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社区民警“把居民当亲人”,老大爷送来一封手写感谢信

扬子晚报网7月31日讯(通讯员 秦公轩 庄颖)7月25日早上,一名80多岁的老大爷走进了大光路派出所,老大爷一进门就说自己要找李警官,他激动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收到的第一个生日祝福就是李警官给我发送的,我一定要谢谢他。”

社区民警“把居民当亲人”,老大爷送来一封手写感谢信

前台值班的民警了解到,原来,25日是这位金老爷子的生日,这天一大早老人就收到了李警官发来的生日祝福,看到短信后老爷子很是感动。老爷子将手机短信打开拿给民警看,“您好,我是象房村社区民警,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快乐”。金老爷子告诉民警,这条短信不仅自己收到了,连儿女和老伴也都收到了,“他们看到信息以后都来给我送上了祝福,这个生日我过得很开心。”

社区民警“把居民当亲人”,老大爷送来一封手写感谢信

收到这条暖心的短信后,金老爷子很想给李警官回复,将喜悦与祝福也送给暖心的他,但是他琢磨了半天,不会使用老人机回复信息,他心里也十分着急。思来想去他决定亲手手写一封信,于是他拿出了纸笔,给李警官写上了一封感谢信,来回应李警官挂念着他的这一份情谊。写完以后老爷子也不顾当天炎热的天气,亲自将信送来了所里。 金大爷口中的这位李警官就是秦淮公安分局大光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李振宾。李振宾,男,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2007年自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任大光路派出所象房新村第一责任区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以来,他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坚定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将人民的安居乐业牢记心头。为了能拉近警民之间的关系,李振宾花了不少心思。每天早上八点他就早早地来到了所里,先登录平台查看社区里有没有人今天过生日,随后便开始给他们编辑生日祝福,也收到了不少社区居民的好评。有居民笑称,“这还是我头一回收到来自民警的生日祝福呢。” 在社区的日常工作中,他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和社区民警的五大职责开展工作。对于群众的需求,只要符合政策规定的,他做到了即刻申请办理,决不推三拖四,让群众跑第二趟。有的申请需要调查、审批,他会在办结后,利用下社区工作的时间,帮群众送上门,凡是与李振宾接触过的百姓都对他赞不绝口。 社区里曾有一位姓施的老奶奶,80多岁了,患有轻微的阿尔兹海默病。她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一直一个人居住,无人照顾也无人说话。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她发现只要拨打110,就会有警察到家里来,还能和她说话。于是她就隔三差五的拨打110报警,理由千奇百怪,家里的棉被被偷了,存款被儿子取走了,邻居拿了她什么东西了等等,派出所都要将她设为黑名单了。李振宾警官接管了象房村社区后了解到这一情况,经常上门看望老人,陪她说说话。有一次,李振宾去她家时发现老人已经生病躺在床上好几天了也无人照顾,随即将她送往医院,并帮助联系了她的家人。后来李振宾了解到施奶奶的子女因工作繁忙,无法照料她,便在征得老人及其家人的同意下,帮助她联系了养老院,同时将她的房子对外出租,实现了以房养老,使得老人时刻有人照料,也解决了其家人的后顾之忧。

社区民警“把居民当亲人”,老大爷送来一封手写感谢信

老人住进养老院以后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但是老人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她都要步行三公里从养老院到派出所,进了所内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找李警官。”见到李振宾以后就开始她的报案流程,家里的棉被被偷了,存款被儿子取走了,邻居拿了她什么东西了……李警官总是很耐心地听完老人的报案,然后将老人送出派出所的大门。如果李振宾不在所里,老人就会安静的在大厅长椅上坐一会儿,微笑的看着进进出出的人,然后默默的离开。老人每天都要来找一次李警官,风雨无阻,渐渐的,所里的每一位同事都认识了她,还亲切得叫她“小兰”。有一次,李警官学习回来第一天上班,就急切地问每一位在前台值守的同事,这几天有没有见到“小兰”,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复后,他立即骑上自行车直奔养老院。在那里,他见到了躺在床上消瘦了许多的施老奶奶,原来老人前些天出门时摔倒了,腿部骨折,只能卧床休养。见到李警官,她脸上又绽开那笑容,还是那句晦涩难懂的南通话“李警官,我要报案……”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李振宾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切身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职责,用一颗火热之心,一份赤子之情,执着地扎根基层,做群众的贴心人,努力谱写打造平安社区的新篇章。

内容简介

扬子晚报网7月31日讯(通讯员 秦公轩 庄颖)7月25日早上,一名80多岁的老大爷走进了大光路派出所,老大爷一进门就说自己要找李警官,他激动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收到的第一个生日祝福就是李警官给我发送的,我一定要谢谢他。”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