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的方言,有很多种,在同一个地区的方言,也是十里不同音,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和民俗特色,客语,在中国分部较广的汉族民系语言之一,也同样有这样的特点,梅州的客家话和惠州的客家话有区别,河源的客家话跟惠州的客家话有区别,河源的客家话又和赣州的客家话有区别。
当然还有更多地区的客家话,他们的口调和运用的词汇都是不一样的,意思表达起来也不尽相同,那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客语都有哪些不同地方的客语,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首先我来说说惠州的客家方言跟梅州的一些区别:
小孩
惠州客家说:交仔
梅州客家说:细人
没有
惠州:毛(盲)
梅州:莫(魔)
年轻的男人
惠州:靓仔
梅州:阿哥
年轻的女人
惠州:靓妹,妹仔
梅州:阿妹
谢谢
惠州:唔该晒、唔该、感谢、多谢
梅州:恁仔细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天呐,这不是同一种语言吧,怎么可能是客语?看起来惠州的客家话是粤语啊,对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历史上也是有渊源的。
当时最早来到广东这一带的人是广府,接着是潮汕,不过潮汕人以前的国家跟广府关系不太好,两个族群的人觉得三观不合于是就分居两地,后来客家人比较晚到,只能用银两买地买房,白花花的银子出去,换回了一些自己的领地,广府人看到自己的地盘要被卖很多了,就不开心,两个族群的人就开始互相嫌弃。
后来清朝,有洪军作乱,清军软弱干不过,而洪军大都是由广府人组成的,于是就挑拨洪军和客家人干架,于是两家突然就大打出手,最后洪军平息,但是广府和客家却停不下来。
接着太平天国作乱,清军当然也是干不过,而清军看见太平天国大都由客家人组成,于是又挑拨客家人干广府人,这次出手伤残很大,干到广西老表都跑出来帮忙了。
当然,洪军和太平天国很快就没了,唯一没有牵涉到的,恐怕就是潮汕人,在远处观望这战火连天,恐怕在说: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不过后来是真的发大水什么的,也就是有自然灾害发生,在增城,客家人和广府人生活都比较和气,两种语言的人用同一个宗祠,因为发大水,这两家人才真正的互相理解,原来看了大半天,大家的习俗都差不多,毕竟是都是汉人,同一个姓氏的人修一个宗祠,广府和客家才最终走到了一起。
当然还有很多事件发生,所以可以说如今的广府和客家,在这个年代是生活的比较和睦的,但是也不知道这个和睦能够维持多久,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希望这样的融合之下能够彼此互相理解各自的文明。
最后还是要说,客家话,广府话,这些语言可不要乱丢,地区文化的见证,特别要强调的还是客家,现在真的很多小孩子连方言都不会了,以前都还能听到学老话,惠州话,客家话,现在大都只是普通话,成不了一个地方的代表呀,不说惠州的方言,真的还是惠州人?现在听得懂还行,就怕到时候小孩长大了,虽然会听但不会说,那他下一代就彻底不会了。
我们国家的方言,有很多种,在同一个地区的方言,也是十里不同音,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和民俗特色,客语,在中国分部较广的汉族民系语言之一,也同样有这样的特点,梅州的客家话和惠州的客家话有区别,河源的客家话跟惠州的客家话有区别,河源的客家话又和赣州的客家话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