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高考的“弃物理”的趋势能否得到缓解?

    从2017年浙江、上海试点新高考开始,“弃物理”的趋势就在延续,有些浙江的高中,甚至出现整个学校没有一个学生选考物理的情况。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新高考选科的赋分制和功利性的影响。
高考的“弃物理”的趋势能否得到缓解? 
  新高考选科时,学生和家长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选科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相对优势,因为小三门是按考试成绩在全省所有选考学生中的排位来折算赋分,而不是卷面的原始考分。这个排位信息,可以参考本校的历史数据(如果是第一届参加等级考的,就比较难有数据了,只能半定量地分析)。简单地说,就是要考虑学校和学生本人的相对优势来选科。如果学生本人在物理科目不如其他科目有相对优势,那么这样的选择本身没有错。
  第二,选科要与目标大学的招生专业的要求相匹配。所以在高一选科之前,学生要有一个初步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大方向),这样才能确保高考时你有资格填报这些大学和专业。例如,2017届浙江考生出现的“物理遇冷”的情况(很多学生为了避开与“学霸”在物理科目的竞争,而放弃了物理科目),导致这些不选物理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没有资格填报很多要求选考物理的理工科院校的专业。
  第三,选科要与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一致。学生可以用科学的心理测评来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职业倾向,初步确定自己适合的职业和专业大方向,并对目标大学和专业有初步的了解。这就是高中学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假如经过测评和分析,你的兴趣、志向和目标专业方向是理工类的,而理工类的大部分专业都要有比较强的物理基础,如果你高中不选物理,在大学就很吃亏了。

内容简介

从2017年浙江、上海试点新高考开始,“弃物理”的趋势就在延续,有些浙江的高中,甚至出现整个学校没有一个学生选考物理的情况。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新高考选科的赋分制和功利性的影响。

浏览: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