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日本女游客长城上心脏骤停倒地,江苏女医生高温天跪地抢救

  心源性猝死全球每年700万,美国近40万,中国54.4万。最多见于至命性心室颤动、心脏停搏,无论伴不伴急性心肌梗死。
       大脑中枢的神经细胞对缺氧耐受性仅7-10秒钟,无论室颤、停搏7-10秒钟意识丧失、抽搐。而人的呼吸和循环(心跳)中枢在一起延脑,因此呼吸、心跳很快停止了,不紧张进行心肺复苏,死亡率极高。如果心脏停止向大脑供血四分种以上绝大部份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出现不可逆的死亡。即使抢人员及时赶到,超过了这个极限値抢救回来有呼吸、心跳、能睜眼、能吃喝拉撒也是毫无意䛊的植物人。
日本女游客长城上心脏骤停倒地,江苏女医生高温天跪地抢救 
        因此发现猝死患者第一步是双手按压胸骨中下端进行复苏,利用手的挤压导致:直接挤压心脏使其恢复自主心律(有可能但仅小部分),在挤压过程中使胸腔产生正负压力差,使停搏的心脏利用胸腔压力差加上手对心脏的挤压使血液通过心脏仍能保持30%左右的流动,等待急救人员抡救包括:气管插管、药物、电击除颤等。
日本女游客长城上心脏骤停倒地,江苏女医生高温天跪地抢救 
        少数人因这30%的血流和心脏挤压过程中复苏也有可能,当然越快越好。这30%的血流至少使脑细胞有一个延缓生存的机会,当然光做胸腔挤压没有氧气交换也不行,所以口对口呼吸十分重要,怕不卫生可衬一层布,但头必须后仰保持气道通畅。
       这位女医生赤手空拳能对一个毫不相干的帞生人在高温下坚持40分钟的心肺复苏真是个白衣天使,也知道患者还有希望,她同心在尽力救一条命。
      一是有强烈的职业的道德感,二是对患者充满了爱心、三是只要尚有一絲希望绝不放棄,心肺复苏的原则:胸外按摩直到复苏成功或宣布死亡。这真是这个年代中医生最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每个医生都能有一颗天使的心,哪来什么医患矛盾。你在做,人在看,医生的职业关系到一个人仅有一次的生命,崇高的职业更要一颗高尚的心灵,因为病人的今天必然是医生的明天!

内容简介

心源性猝死全球每年700万,美国近40万,中国54.4万。最多见于至命性心室颤动、心脏停搏,无论伴不伴急性心肌梗死。

浏览:1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