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满屏都是14岁男孩跳楼的新闻,作为妈妈该如何教育孩子?

       12月26日凌晨,山东14岁少年从21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当时消防员和民警曾试图劝阻,但是依旧没能阻止。
  最近让人难过的消息真的是一件接一件,朋友所在的小区,读高一的一名男孩跳楼,亲戚的一个同事的孩子,初三的一名男孩,跳楼。高中同学是一名数学老师,所代课的班级,六年级的一个孩子告诉她:“老师,活着好没劲啊,我现在学习,纯粹是为了我爸妈,好想去死。”
  
满屏都是14岁男孩跳楼的新闻,作为妈妈该如何教育孩子?
  那些与男孩子有关的数据。
  一项关于“青少年与抑郁症”的调查结果显示,自杀未遂的青春期女孩和男孩的比例是2:1,但是青春期男孩的死亡案例更多:在15-19岁的青少年中,平均每年有1890例自杀事件,其中有1625人是男孩。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在10-14岁的青少年中,每年有330例自杀事件,其中253例是男孩。
  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任何一个转折点上,男孩的自杀率都远远超过女孩的。
  这也意味着:男孩在情绪恢复能力上,相比较女孩来讲较弱,这一特点,让他们更有可能走极端。
  
满屏都是14岁男孩跳楼的新闻,作为妈妈该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妈妈要注意点地方:
  1 男孩敏感、容易受伤。
  每个男孩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感情也是丰富的,男孩敏感、容易受伤,但是我们的文化,很多人认为男孩有悲伤等负面情绪就是懦弱的表现。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孩子示范情感的联结与共情,倾听孩子的感受而不妄加评判,了解孩子的面临的问题而不指手画脚,引导孩子敞开心扉。
  2 做情绪稳定、心态健康的父母。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暴力猛于虎。
  武志红曾经谈到,在中国,你想体验做皇帝的感觉很简单,生个孩子就可以了,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想剥削就剥削,然后道德舆论和文化都会认为,父母怎么做都是爱你的。这纯粹是胡扯。
  除了对孩子打骂以外,还有一种情况,道德欠债感来控制孩子。
  之前有一部电视剧《小欢喜》里面的陶虹饰演的宋倩,像极了生活中的很多父母,表面温柔淡定但是内心却非常焦虑,看似是在和孩子沟通,实际上控制欲极强。用自己的牺牲感来给孩子无形中施加更多的压力。而孩子乖巧的背后,其实是长期的压抑,最终情绪积攒太多,不是爆发就是扭曲。
  
满屏都是14岁男孩跳楼的新闻,作为妈妈该如何教育孩子?
  3 正向看待青春期叛逆。
  孩子长大了,想独立,想自己做主,想获得自由,叛逆只是告诉父母,应改适当的调整期望值了。
  孩子容易出现叛逆的情况:
  (1)父母太强势。
  (2)包办型父母。非常温和的要为孩子做很多事,但是件件都不让孩子做。
  (3)过度焦虑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不信任。
  (4)期望过高的父母。
  如何缓解青春期叛逆呢?
  (1)在言语上不要攻击孩子,不要批判孩子的人格。
  (2)不要说羞辱孩子的话。
  (3)学会放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的生活,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沟通的前提,一定是学会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适时调整育儿方针。

内容简介

12月26日凌晨,山东14岁少年从21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当时消防员和民警曾试图劝阻,但是依旧没能阻止。

浏览:1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