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娱乐新闻

台湾电影的困境,也是电影本身的困境

台湾电影的困境,也是电影本身的困境

《强尼·凯克》

台湾电影从何时、并因何种原因开始陷入这种虚假的偶像剧制作模式中?

文艺范的色调、场景、台词、表演、配乐……几乎成为标配,却不是一部真正的艺术片。

偶像剧使用虚假模式无可非议,虚假无非偶像剧的本质。

没人敢说年轻时不需要泡沫,让自己活在美好的假象中。

但对于有过“新电影”运动的台湾电影,是从何时开始中断了这种继承?

“新电影”运动的两位巨匠侯孝贤与杨德昌具有的透析现实的强大能力。

让他们能够将台湾社会的真实状况通过影像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此之后,这种表现真实的观察能力消失了。何时?

还是说,台湾电影已经坠入了像韩国电影那般虚假做作的模式中。

以伪饰的方式掩盖民族自信心的不足和文化上处于的劣势。

台式“小清新”似乎已经成为台湾电影的标配,每年被大量生产出来。

但“小清新”无非是偶像剧进一步的文艺范,只有即时观看的价值。

那类真正艺术片在台湾的匮乏,才是警钟。

是否因为现代社会对真实性的层层遮蔽,加大了电影人洞悉现实的难度?

还是说电影人自身的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让他们只能在现实的表层活动?

外在与内在的双重原因,无疑是并行的。

台湾电影的困境,折射出电影本身的困境。

-E.N.D-

向把老师赞赏

浏览:0次

内容简介2017-08-06 01:35:03

台湾电影的困境,也是电影本身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