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8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刘慧 实习生 沈听雨)从8月19日开始,自南京先锋书店、苏州诚品书店、上海会展中心开讲后,8月22日下午三点,台湾大学国文系教授欧丽娟将携新书《大观红楼》,做客杭州晓风书屋体育场店,与大家一起分享“曹雪芹的塔罗牌——《红楼梦》到底有多少个预言?”
欧丽娟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全球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并荣登Coursera华人最受欢迎课程的前四名。网友反映听课“如追剧一般”、“可能是非业内人士能看到最系统最完善很高明的红楼梦赏析讲解”。
都说《红楼梦》是反传统、反封建、反礼教的,曹雪芹写这个家族的没落是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贵族的腐败,是反思贵族制度的不合理。
但是,欧丽娟却认为曹雪芹和《红楼梦》都是站在传统的、封建的时代脉络里,去面对和思考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而对于人与人之间,包括亲子、婚恋、朋友的各种关系,也都是主张“情、礼(理)合一”为最高境界。
小说中固然出现了各种不尽如人意的缺憾,但缺憾作为存在的必然,本来就是每一个个人、家庭、社会都无法免除的面向。不然,也不会有第六十七回中,湘云笑着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红楼梦》是一阕宏大的悲剧交响曲,所有的美好人事物都注定是要幻灭的。宝玉的出家不是受到打击之后的灰心绝望,而是扩大理解后突破局限的宏大视域;不是对社会的逃避与抗议,而是圆善之后的超离与了结,可以说是成长步骤中最终“灵”的成熟。
欧丽娟的新书《大观红楼》的封面写着,“不笑,不哭,也不痛骂,而只是理解,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部世家公子叙写世家大族的小说。因此,只有回到传统中国的世家文化之中,体味清代贵族世家的心理感受乃至精神高度,才能避免“庄农进京”式的误读。
她想让大家看到《红楼梦》没有被看到的部分,解开我们对贵族世家的误解,看一看“尊贵者的义务”、“贵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对真正的贵族世家来说,富贵不是由大量财富堆砌起来的,他们非常反感把暴发户式的炫富当成富贵。《红楼梦》中王夫人用的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半旧的弹墨椅袱,宝玉穿的是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宝钗房中吊着半旧的红紬软帘。他们用的东西品质精良,这些东西成了家族感情的载体,这种历史感是贵族世家非常看重的。如果每天换新东西,你就一直在适应和浮躁当中,就根本不能感受它的美,因为美感是需要沉淀的,甚至需要一两代的沉淀。
对贵族世家来说,穿衣吃饭也不仅是基本的欲望满足,还是一种精致的心灵反应,是一种优雅的文化。《红楼梦》里,连宝玉房里的二等丫头芳官也对吃有着极高的要求。原文说:“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小燕接着揭开,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小燕放在案上,走去拿了小菜并碗箸过来,拨了一碗饭。芳官便说: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曹雪芹自幼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通过对食物的描写就能四两拨千斤,展现出贵族世家的心理。
除了吃饭穿衣,贵族世家还有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尊贵者的义务”。尊贵者的义务在《红楼梦》里表现为一种礼仪的森严:府邸的建筑有不同级别,一旦逾越,就会大祸临头;从榻到椅到小凳子到脚踏,各种座位体现不同尊卑。
穷十年之功,欧丽娟读出了隐藏在《红楼梦》文字之间与文字之外的声音:《红楼梦》是追忆之书,也是忏悔之言,书中字字是泪,饱含对诗礼簪缨世家光景不再的无尽伤感与眷恋。书中对清代贵族世家生活与场景的还原堪称巨细靡遗、入木三分,加上作者对于无法挽救家业衰败的自我疚责构成了《红楼梦》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魅力。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红楼梦》,由于《红楼梦》本身的高度争议性,这一系列的《大观红楼》也只能说是《红楼梦》一个阶段性的面貌。
台湾作家欧丽娟告诉你:曹雪芹的塔罗牌《红楼梦》到底有多少个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