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1日12点,上映已26天的《战狼2》,依旧排在当日票房榜第一位。累计已经达到51.6亿,成为今年全球单一市场的票房冠军,远超北美第一的《美女与野兽》。而最终票房,很可能达到惊人的55亿上下,即超过《美人鱼》20亿以上。
一个月之前,当《战狼2》即将上映时,即使再乐观的估计者,也不会认为它能超过15亿,但如今的一切,令无数从业者难以置信。有些人从中看到了希望,有些人因此深受鼓舞,有些人则相当不屑,还有些人则是痛心疾首——据说对国人的审美水平彻底绝望。但不管怎么说,《战狼2》注定将在中国影史上,占据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而且,过去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拥趸众多的三大潜规则,也因《战狼2》的成功而显得不那么有效了,甚至变成了笑话。毫无疑问,这对国产片的长远发展,绝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那么,这三大规则都是什么呢?
第一,没大IP打底不行。
自2013年改编自同名小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拿下7. 18亿票房之后,大陆影视圈对IP的狂热追逐根本停不下来。无论是纸质小说、散文甚至励志书(如《谁的青春不迷惘》),还是网络小说,网剧和网综,甚至一首老歌(如《同桌的你》)、一种游戏(如《三国杀》),似乎只要能积累一定流量与人气的,都能拿来拍电影。
IP的盛行,反映的是电影市场快速扩张的大背景下,投资人对原创缺乏信任和信心。但奇怪的是,新入场的从业者狂追IP,那些已有了丰富市场经验的大公司,同样热衷于争夺和囤积IP。
表面上看,大IP有着很高的流量和庞大的粉丝,改编成电影之后,不但会迅速吸引首批忠实观众,也方便营销宣传。但实际上,这些IP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水分。
更可怕的是,轰轰烈烈的IP产业链,很多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种击鼓传花式的连锁骗局。无论网文阅读量、实体书销量、网剧播放量,都可以用方便快捷的手段把量刷上天,与太阳肩并肩,而这场游戏的最后一站,最终的冤大头和接盘侠,当然就是电影公司。《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如懿传》等顶级IP的抄袭丑闻,更让天价争到版权的影视公司伤透了脑筋。
其实在今年暑期档,原本最被看好,有望拿下档期冠军的,正是两部超级IP改编作品《悟空传》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但最终前者6. 96亿,后者5. 29亿,加起来也不及《战狼2》四分之一。
而且随着大IP被搬上银幕,细心的观众也看出来了,原作的真实品质,也根本不像媒体吹嘘的那么玄乎。固然,IP存在的正当性并不能完全被抹杀,好的小说该买还得买,但为此究竟应该付出多大代价,恐怕更多人会好好评掂量下了。操作原创电影的公司,也许会迎来更多机会。
第二,没小鲜肉加持不灵。
在这个颜值既正义的年代,随着90后女生成为影视观众中的主导群体,那些有着精致五官与修长身材的小鲜肉男星,当然是姑娘们心动和花痴的对象,显然也成为了影视作品中最光鲜耀眼的名字。他们的片酬,自然也如直升飞机一样迅猛飙升,拍一部电影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很多资深老戏骨一辈子的工资,让财大气粗的投资人感到压力不小。
但是,那些喜欢对着电脑屏幕流口水的女孩子,有多少一定会掏出money给明星捧场吗,真不见得。锁场倒是玩得6。《夏天19岁的肖像》以937万惨淡收场,这点钱不够给男一付片酬;《青禾男高》也只是刚过3000万。
更有示范意义的,当然非与《战狼2》同一天开画的《建军大业》莫属。它集结了六十余位优质鲜肉和实力明星,阵容豪华到可以随便拍十几部《战狼2》,但却在与后者的抗衡中,输得让人不忍直视。而《战狼2》中唯一能算小鲜肉的,也只是33岁的张翰而已。
不难看出,如果影片本身质量不行,再厉害的小鲜肉也不能使其起死回生,堆积再多的流量明星,也不能“1+1=2”这般带来票房快速增长。一部电影,应当根据角色需要来安排合适的演员,而不是为引进流量鲜肉而不顾角色特点。
暑期档小鲜肉的集体萎靡,当然可以使电影公司在日后的合同谈判中,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有利于降低成本,更有效地使用资金。而那些有职业荣誉感的小鲜肉,自然也会知耻而后勇,把精力用在正途上,对他们难道不是好事吗?
第三,没巨头公司主控不成。
自新画面淡出以来,中国影业形成了万达、华谊兄弟、博纳、光线与乐视“五大”民营公司主导的局面。这些公司拥有强大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力量,往往还有自己的影院体系,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甚至大有形成寡头垄断之势。对大多数中小型制作公司来说,能将自己的片子交给五大发行,无疑是求之不得的美事。
但作为春节档之后,国产电影唯一的爆款《战狼2》,主要制作和发行团队,却没有五大的影子。出品方是以吴京自己的登峰国际为首的六家公司,发行是以八亿保底的北京文化及聚合影联。在八家挂名联合出品的公司中,倒是有博纳和万达的名字,五洲也跻身于五家联合发行公司之列,但吃瓜群众都明白,他们能从《战狼2》中分得的收益,不能说杯水车薪,也显然不能改善自己的财务报表。
再看一下巨头们在这个暑期档的业绩,可以说完全不容乐观:华谊主发的《绝世高手》,万达主控的《父子雄兵》,两部被寄予厚望的喜剧成绩都不及预期;博纳主投、集结众多鲜肉和明星的《建军大业》,与《战狼2》同天上映,更是成为最大的炮灰,败得让人痛心;光线八亿保底《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居然羞羞答答,不愿承认,最终票房也离保底额差距遥远;乐视则没有重磅作品出现。
当然,五大巨头的优势,依旧是其他公司无可相比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依旧是中国电影的引领者。但如今的市场已经能够证明,五大的压倒性优势,也许是被媒体给夸大了。一部电影想要成功,未必一定要交给五大发行;一个导演想要成名,未必一定要给五大拍戏;中小公司一样有机会。
感谢《战狼2》,让电影回归它的本原,也让更多从业者看到了希望与信心,找到了突破口与发展方向。没有资金、没有平台,没有人脉,这些都并不影响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只要自己的电影有特色,有卖点,有创意,只要自己将风格做到极致,将坚持做到极限,就有这个行业出类拔萃的可能。'
打破各种纪录的《战狼2》,也打破了国产电影的三大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