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少成名的郭敬明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文 | 伊 姐叶子姚
前天晚上郭敬明公司签约作家李枫,连发5条微博,控诉郭敬明对自己性侵。
一篇长微博《关于郭敬明,致所有人》引爆了网络。
文章用短短几百字,说明了自己被性侵始末。
被公开指出其经常性骚扰、性侵犯公司签约的其他男作者,男职员,至少不下5人。有些人已经愤然辞职。
还呼吁所有人离郭敬明远点。
两小时后,郭敬明只用10个字在微博做出回应。
1. 完全捏造。2. 已让律师处理。
且不说这件事孰真孰假,事实真相到底怎样。
郭敬明现如今的招黑体质,却是昭然若揭。 一个风吹草动,万年老梗也能炒出新花样和新高度。
比如,本来是郭敬明上了热搜,可是没想到,一天之内,取而代之排在热搜前面的,却是陈学冬和朱梓骁。
这两个传说中与郭敬明有感情纠葛的男人,一个是天涯上有名的“金丝雀”事件的男主角。
一个在某节目中当众被中医揭穿“肛裂”,此后被雪藏消失多年。
在李枫发布微博之后,二人也分别有所反应。
朱梓骁突然在微博现身。
陈学冬用自己小号连发两条微博。
三十多岁还未婚的郭敬明,性取向早已被人质疑。 这几年的感情纠葛虽然从未承认,也从来没消停过。
而针对这次性侵事件,有网友在评论大骂郭敬明的时候,竟然还收到了王思聪的点赞。
吃瓜群众们看热闹的当然不嫌事儿大——消失100多天的王思聪,都忍不住跑出来点赞了!
(早年还转发呢)
除了性取向和“淫乱的”私生活被频繁吐槽,郭敬明自成名以来,一直都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创作上,2006年抄袭事件败诉,判定他的畅销书《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赔偿20万元。
事业上,转型做导演,连拍五部电影。 《小时代》系列电影斩获17.9亿票房,却遭到《人民日报》痛批,称其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被人骂传递碎了一地的三观,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
电影《小时代》海报
《爵迹》,作为投资超过1亿元的“国内首部真人CG电影”,却不被观众买账,3.6亿票房,连成本都没收回。
电影《爵迹》海报
生活上,“爱炫富”成为最瞩目的个人标签。 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全中国最有钱的,却差不多是全中国最爱表现自己有钱的。
传说中郭敬明家里价值几十万的大吊灯
郭敬明的衣帽间
书房
昂贵的艺术收藏品随处可见
对外界指责自己拜金却毫不在意,声称“我觉得始终要有人来捅破那层窗户纸,也没必要遮着掩着,物质是无罪的。”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看到的是,以往任何一个明星陷入危机,都会有同伴出来力挺,但以往在中国一线明星和各种资源之间游刃有余的郭敬明深陷名誉沼泽,所有人出奇一致保持缄默,任他身处黑暗的旷野。
郭敬明的前半生,是比他拍过的所有电影,都更跌宕起伏的大戏。
他不是真的快乐
郭敬明有一个不算快乐的童年,在物质上的匮乏,给他留下深刻烙印。
他曾经说,在大学里,作为从四川走出来的“穷学生”,他连一碗食堂的蒸蛋,一杯奶茶都要精打细算,不能每天都喝,不然就没钱买鞋子了,因为只带了两双鞋子去上海读书。
说到鞋子,还有一个他自己说过的段子。
当年已经小有名气的他,逛到某一线奢侈品店试鞋,问店员这双鞋子要如何打理,结果被人鄙夷说“来我们这里买这双鞋子的人,是不用走路,也就无需清理的。” 他说他当时就暗自发誓以后要能买的下这里的所有鞋子。
一般的孩子遇到这样的嘲讽,最多气一天作罢,可惜命运给了他另外一个馈赠,才华。
才华,往往意味着敏感和深刻,处理不好,刀刃就会伤到自己。
郭敬明初中就赚稿费,高中坚持写作。
就算日后深陷抄袭门,但他当然是有真才实学的。在文学网站“榕树下”,用网名“第四维”发表作品。 2001年和2002年,连续获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都是最好证据。
之后不断出畅销书,成立工作室,出版杂志,推出平台“最小说”,建立文化公司。
少年对物质的匮乏会鞭挞一个看到机会的人快马加鞭,匮乏感,有时候是成功最强大的动力。
作为“中国最会赚钱的作家”,曾三年位居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一名,并且投资或控股近9家公司,坐拥10处房产。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奢靡夸张,礼裙铺陈20多米,人人说话都端着酒,像带着“上流社会”的面具,在聚光灯下表演。
这是郭敬明的价值观里认可的上流社会——没有奋斗,没有逻辑,表面的友谊和爱情掩盖不了利益交换不均带来的互相碾杀,能带来安全感的,唯有金光闪闪的奢侈品LOGO,派对不断的纸醉金迷。
作品里一定有这个人自己的生活,因为作者看世界的方式不会改变。所以,不管性侵、抄袭还是无底线炒作,他们都指向一点:成功并没有让郭敬明更加从容快乐。
其实,少年成名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少年成名的代价
首先,少年成名的人,一定会一个很孤独的童年。
最近天才少女蒋方舟帮《十点读书》录一期节目,表示:自己要做荒原狼,永远不向世俗低头。
因为她从小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童年过的狼狈困惑。
这不怪少年天才,所谓天才,就是比周围人有更高的认知,更快的反应,更强的能量,会让同类排斥。
孤独是天才的宿命。
其次,少年得志的人往往有一份清高和自负,少年过的太丰盛,中年来临的时候,往往对世界无比失望,或者,拒绝世俗规则,也拒绝成长。
比如,总被拿来与郭敬明比较而言的韩寒。
人到中年,拍个电影也会被喊“直男癌”。
因为他坦言自己的直男思想,甚至还叫嚣一夫多妻,并在现实生活中绯闻不断。
与干露露的“阳台门”,与赵卓娜的婚外情,还有因为无照经营的饭店,被罚28万,一次次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
而一次次充当公知,要表达的,无非也就是对成年人的世界三个字态度:我不服。
少年成名的中年人,需要更多意志力,才能抵御人到中年的危机。
人生本来该是循序渐进的,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虽然庸俗,但是符合规律。
少年成名,伴随太多迷茫和反叛,没有足够好的导师,伤仲永事小,处理不好内心巨大的自尊和自卑冲突,陷入背道而驰的反向深渊,才是最大代价。
跟随郭敬明一同走红的那几位签约的少年作家,在这一次的爆款新闻里,也被扒出现如今的状况。
hansey得了艾滋病,笛安婚内出轨了,安东尼和男友生活在一起,七堇年得过抑郁症......还有好些人不知道过得怎样,还有没有在写作。
与少年成名相比,那些“老了才火”的中年人,反而因经历了岁月打磨,沉淀下心气,拿出手艺和才华,更踏实而谦卑,知晓锋芒未必要外露。
比如“大叔”范本吴秀波,魅力随着白头不断增值,比如一年到头霸占收视高潮剧的靳东,前半生默默无闻,后半生才利剑出鞘。
还有媳妇儿专业户海清,以及今年用两条马甲线成为励志姐的闫妮,在“看脸”的圈子,用阅历不断打破女演员受制于年龄的魔咒。
他们的共同点是,在巨大成名来临前,已经体验过人间百味,积累了足够的智慧,这些磨砺带来的反思和成长,使得他们懂得以一个更加成熟的态度去接盘,更加自律、谦逊、勤奋和低调,这样的态度往往让成功更加细水长流,俗称hold得主。
晚来的果实,其实更加甘甜,因为人生从来都是一场耐力赛。
再说句感慨,那么多父母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希望孩子是天才。可太少父母知道,辅助一个天才是多么艰难和巨大的考验,而失控又会给整个一生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
聪明如郭敬明,却还是让我们看到,命运给你的一切,早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关于婚姻
伊姐
关于亲子
关于婚姻
关于爱
“那些年少成名的郭敬明们,后来都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