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这座建筑还仅仅是一份图纸,在270名工人顶着40度高温的日夜奋战下,翁家大院终于赶在《老中医》开机前完工。
从8月28日开始,著名演员陈宝国将这处古朴幽静的住宅开启他《老中医》翁泉海的人生,为了这个角色,他已经沉寂三年没有接戏,就为全身心地走近老中医。
众主创集体寻找中医之魂
我觉得老中医的形象对我来说已经比较清晰了,我找到了这个人物的种子,他已经可以站在我的眼前,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断的闪现在我脑海里。
”
三天的采风结束之后,即将在电视剧《老中医》中饰演男一号翁泉海的陈宝国终于不再回绝媒体的采访。他说,通过对费、马、巢、丁故居的参观走访,以及与丁家传人的深入对话,自己已经找到了老中医的魂。
▲《老中医》编剧高满堂(左一)主演陈宝国(左二)参观常州市中医院丁培之第五代传人、常州中医院院长张琪(右一)介绍中医文化。
电视连续剧《老中医》由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以江苏常州“孟河医派”中的名医为原型,主角翁泉海身上集合了孟河费、马、巢、丁四大家名医行医、办学的经历和故事,不仅体现了1925年到1945年间中医所处时代背景,也传递了中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众主创为《老中医》敲钟祈福
为了打磨这部剧,编剧高满堂已经先后三次到常州采风,与前两次不同的是,4月15日到17日期间,和他一起同行的还有导演毛卫宁,主演陈宝国以及冯远征、曹可凡和陈月末等主创,走访了常州孟河医派发源地孟河镇、武进淹城中医街、常州市中医院等与影片息息相关的地方。
高满堂:文学更应该是中药,滋养身体
创作就是两个翅膀,一个生活的翅膀,一个想象的翅膀,少一个都不行。而且必须两脚蹬着地才能飞起来,没有哪种鸟是可以从空中能飞的。
”
62岁的高满堂身上已经被贴了很多标签:平民作家、金牌编剧、政协委员……但他更乐意称自己为现实主义创作者。
自1983年开始做电视剧编剧以来笔耕不缀,34年时间累计编剧作品600余(部)集,每部作品都紧贴现实,坚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作为职业编剧,在定向一个题材风格的时候,一定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要做到心中有数。”高满堂说,“《老中医》这部剧不仅仅牵涉到医学知识,还包括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许多东西在内。”
高满堂所有的作品准备期都很长,他不屑于快餐式的文字堆积,每一次文字表达都必须始于真实,要有对内心情感的挖掘。创作《闯关东》用了十几年、《北风那个吹》和《温州一家人》分别用了三年,《老农民》用了五年,《老中医》的准备期至今也已经接近三年。
为了《老中医》,高满堂三次下常州,在朝霞初上的清晨、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他多次流连于孟河医派四大奠基人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故居,与之展开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在很多中医教科书,包括一些有影响的医案都出自费马巢丁四家。并且他们的后代也非常优秀,很多现代名医都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作为支撑的。”高满堂表示,“没有这种支撑,翁泉海这个人物出不来。
”
在这个一切都以“快”为准的市场经济时代,高满堂的精耕细作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的作品无一不体现着民族史诗般的悲壮与豪情,能够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宏大的社会背景,如此一来,反而能够通过作品的深刻打动一批希望用文学来影响年轻一代价值观的投资者。他认为文学更应该是中药,吃了之后提神健脾,慢慢滋养身体。
▲编剧高满堂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陈宝国:找到人物的种子,绽放他的光芒
初识陈宝国,会被他自带的气场所震撼,这位成功演绎了五代皇帝的老艺术家仿佛骨子里都浸润着帝王般的威严,让人自动敬仰之。
可是短短三天的相处,身上的气质便自动转换成了父辈般的慈爱,他会在出门时站立一侧让女士先行,会因为采访超时担心工作人员久等而撒腿狂奔,还会因为听了一个好玩的段子而开怀大笑,让人倍感亲近。
陈宝国已经演了35年的电视剧,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但时至今日,他在演绎每个角色之前,仍然要求自己必须做6个月以上的方案工作,这是陈宝国为自己定下的规矩。
一个演员不要首先考虑自己如何,你永远不会等同于你饰演的那个角色,你永远会跟他有距离。我如果不用三五个月去做案头工作,不把自己关一个月的禁闭去寻找那种孤独感,就很难去接近人物。
”
为了演好老中医,陈宝国已经准备了三年,从剧本开始筹备的时候便反复与编剧高满堂讨论人物形象的塑造,各种关于中医的文献资料和纪录片更是看了无数,陈宝国用手比划一下,高度至少在一米以上。即便如此,当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兼演员的曹可凡向他推荐一本描写孟河医派历史的书籍时,依然很认真地拿出手机把书名记录下来,并表示回去就买。
▲陈宝国用手机拍下中草药的形状及用途介绍
十年之内应该都不可能再出这样一个题材的电视剧了,十年之后估计也不太可能,所以说它是罕见的。如果现在让我站在摄影机前去表演,导演喊预备开始,那我是没有自信的,我也没有权力去表达一个有德行、有仁心的老中医。这个东西急不得,得慢慢往里渗,如果你搞突击式的,那也是自杀式的,这个作品很快就没了。
”
陈宝国对这剧极度尊重,他认为这同时也是在尊重编剧高满堂,尊重老中医这个故事,更是在尊重自己。为了努力贴近老中医的形象,陈宝国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没有接戏了,在过去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里,他除了学习各种中医知识之外,还在尽力的,由内而外的向老中医靠拢。三天的采风行程结束时,他感觉那个老中医的形象已经在他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
他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安静、安祥,以及沉稳,是我们普通人所不具备的,所以我演这个人物,除了要循序渐进瘦身20公斤之外,还要把我脑海中不断闪现的那个人物的光芒表达出来。
”
从《大河儿女》到《老农民》,再到《钢铁年代》和《最后一张签证》,高满堂与陈宝国之前合作的四部剧堪称部部经典,高满堂也从来吝啬对陈宝国的赞誉:“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戏剧家,塑造能力太强,演什么象什么,演农民就土得掉渣,演外交官就风度翩翩,演手艺人就精明透顶。”
这群用生命诠释艺术的人也同样打动了主流媒体,此次采风活动不仅吸引了《人民日报》和《上海文汇报》的全程跟组报道,新华社还派出八人报道小组进行了深度采访。
这不是一部单纯迎合市场的戏,从主创人员的工作里我们看到了真诚,这是对戏中人物、戏中“老中医”群体,更是对观众的尊重。采访完导演,感觉这部剧是一次踏实的创作,高满堂编剧冷眼看待浮华喧嚣的电视剧市场,写的是一部能让观众看完也能给自己看病的《老中医》。
——新华社北京分社副总编辑周宁
著名演员冯远征和曹可凡将与陈宝国展开各种花式飚戏,陈宝国之子陈月末也将出演古灵精怪的“小灵医”一角,后期与陈宝国有大量的对手戏。
END
老戏骨陈宝国沉寂三年未接戏,只为抓住咱孟河老中医的“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