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国内院线最受瞩目的亮点当数九月一日登陆中国的好莱坞战争大片《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大家都知道,是二战欧洲战场上的一个著名战役。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一个片名像“渡江战役”“塔山阻击战”一样朴实无华的电影,是如何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呢?
原因之一,是因为该片已经在7月份在美国上映,口碑爆棚,被誉为今年最值得看的影片,《好莱坞报道者》《娱乐周刊》《卫报》《帝国》等大咖级媒体纷纷为《敦刻尔克》送上溢美之词。如此高评价,观众说不好奇绝对是假的。
另一个原因,则是它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或许是同代外国导演中,最为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一位。即便是没听说过诺兰名号的观众,只要说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的导演,他也一定会连连点头“啊是他啊那他很厉害哦”。连续几部以“烧脑”加“神特效”为卖点的院线大片,为诺兰在国内积蓄了不少拥趸,也因此成为了许多观众心目中的“诺兰大神”“电影大师”。
然而有趣的是,诺兰虽然名噪海内外,但却至今未曾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青睐,甚至连最佳导演的提名都没拿到过。而无论是刚刚以《爱乐之城》捧回小金人的达米恩·查泽雷,还是在最佳导演奖上梅开二度的冈萨雷斯,在国内的知名度却远逊未曾被提名的诺兰。
为什么?这要从诺兰的电影风格说起。
许多观众因《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认识诺兰,认为“烧脑”是诺兰电影的特质,这话固然不假,但是如果看过诺兰2000年的成名作《记忆碎片》,就会发现:这才叫烧脑啊,相比之下《星际穿越》只能算是温水泡脑花。
按照诺兰拍片的足迹,从成名作《记忆碎片》到《致命魔术》到《盗梦空间》再到《星际穿越》,“烧脑”水平总体上是递减的,倒是视觉效果越做越酷。影迷们当然对《盗梦空间》里的颠倒都市和《星际穿越》里的四维空间瞠目结舌,但是谈起诺兰电影时还是喜欢谈剧情如何烧脑,毕竟看“烧脑片”显得格调比较高,对特效大惊小怪则不那么有格调。所以尽管还有《穆赫兰道》《低俗小说》这样的珠玉,大部分观众还是对“卖相”更好的“诺记烧脑片”情有独钟。
从诺兰作品的趋势来看,很显然,诺兰对于拍出一部“下个世纪才能有人看懂”的神叨叨“神作”并不太感冒。他喜欢烧脑,但力求避免自说自话,总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观众理解力的边界,让观众懂一点,又不是全懂,全程若即若离地吊着观众的胃口,吊不住的时候还要祭出炫目的特效来救场,直到最后把观众注意到没注意到的所有线索串在一起,让观众忍不住二刷三刷。
打破叙事的时空次序,把剧情构建成一个迷宫,是诺兰的拿手好戏。但是他深知,一个解不开的谜题不是一个好谜题,稍有头绪而又悬之未结的瞬间才是谜题最为“勾人”的地方;他喜欢在特效纷飞的“爽片”氛围中,勾兑一些哲学命题和终极追问,就像《盗梦空间》的“梦境”之辩和《星际穿越》里的第四维,但绝不冒险深入,避免拍成曲高和寡的教学片,以令观众“不明觉厉”为最高纲领。
这种时刻不忘“挑逗”观众的姿态,其实是和好莱坞最为简单粗暴的商业逻辑一脉相承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诺兰的电影越拍“大片味儿”越浓、越拍票房成绩越好看。
而身为“学院奖”的奥斯卡奖,自然对这种打着玄奥幌子的商业大片不甚感冒,甚至可能还会有一些精神洁癖。但是对影迷们而言,只要好看就够了。商业片里最内涵的,内涵片里最酷炫的,这样的诺兰电影,就是最棒的。
为什么要讲这么多诺兰?因为对于国内影人们而言,比起好莱坞群星璀璨的“大师”们,不那么“大师”的诺兰或许是个更好的老师。
诺兰电影的妙处,在于以艺术的手法拍出更受观众喜爱的商业片。而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割裂乃至对立,正是国产电影目前正面临的一个怪圈。固然,这种二元对立在世界电影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中国目前高速发展的电影市场里,这种差异化的呈现更加触目惊心。
比较新近的事件,2016年的《百鸟朝凤》,是老导演吴天明的遗作,但作为一部文艺片,在上映初期票房相当惨淡,最终催生了出品人“下跪求票房”的事件,舆论一时为之哗然,成为了文艺片票房乏力的标志性注脚。当时的评价中,一部分直指观众群体欣赏水平有限,但也有反对者呛声:道理我都懂,但是你们的文艺片为何那么不好看?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影工业水平的提高,大批国产特效大片面世,动辄以“X亿重金打造顶级特效”为卖点,但口碑却经常不尽如人意。此时支持者说:好莱坞也都是特效爽片,一部商业片何必挑剔。但反对者则反问:“商业片”就是你浅薄无脑的理由?
实际上,这些问题,诺兰都用自己的作品给出了答案。当然,一口吃不成胖子,诺兰经过20年的摸索才趟出这条“文艺大片”之路,外人一朝一夕学不来,但并不耽误先走到正确的方向上——至少,不要把“文艺片本来就没人看”“商业片就应该浅薄”当成借口。
2014年《星际穿越》上映时,诺兰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及“多年以后,你希望人们如何评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时,诺兰说:我希望他们说我的电影总是雄心勃勃,总是带着真诚,为了实现这份雄心而努力。
总是雄心勃勃。总是真诚。这大概可以作为诺老师的第一课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马涌)
去年9月,国内院线最受瞩目的亮点当数九月一日登陆中国的好莱坞战争大片《敦刻尔克》。